Quantcast
Channel: 慕盛学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33

大量中药被非法转基因令人堪忧

$
0
0

健康报/2010 /10 /20 / 005 版发表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 曹东义的文章《请“转基因中药”亮明身份》。中国中医药报/2010 /9 /10 / 001 版发表记者张聪的文章,题目是《转基因中药来临,是喜是忧》。两篇文章告诉我们三个信息:

1、转基因中药已经大量研究,应用。

告诉我们的第一个信息是大量中药 被转基因 ,“因为它已经不是网络传说,也不是实验室探索,而是市场上悄然出现的产品,据说还要大规模推广。这个提醒使我心中一震,是福是祸颇难断定,因为转基因中药肯定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中药了”。

2、大量 宣传转基因中药安全

两篇文章告诉我们的第二个信息是目前的宣传都说转基因中药是非常安全的。但是没有任何批文,没有任何可靠的研究报告就大规模应用。

3、《请“转基因中药”亮明身份》

转基因中药只亮明身份就可以广泛应用吗?老百姓知道其中的危害吗?

中药转基因是合法的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6328日在回复杨晓陆的政府信息公开的复函中说:“我局从未发布过有关转基因研究问题的文件,从未批准或备案对中药转基因“实验室研究”或“转入中间试验”,未曾收到中药转基因研究的“试验总结”报告。

由此,中药的转基因的研究和应用应该是非法的,非法的却如此猖狂,说明了什么呢?

证据图片

 

附件1:健康报/2010 /10 /20 / 005

转基因中药 请亮明身份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 曹东义

友人提醒我要注意“转基因中药”。因为它已经不是网络传说,也不是实验室探索,而是市场上悄然出现的产品,据说还要大规模推广。这个提醒使我心中一震,是福是祸颇难断定,因为转基因中药肯定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中药了。

所谓转基因生物,就是把一段标志氨基酸排列的碱基,通过人工手段导入某个生物细胞,使其表达的蛋白质发生改变,就成为转基因生物了。转基因的农作物“抗虫棉”,就是使其表达毒性蛋白起到“抗虫”作用的。有些转基因大豆品种,其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可以发生很大改变,而有的转基因罂粟花可以不产生罂粟碱。转基因植物除了改变原植物的固有基因之外,还可以导致基因污染。比如,转基因谷子的花粉,可以随风飘扬使附近的莠草接受,使之同样具有抗虫、抗药的特性。

尽管每一种中药里都包含着多种化学成分,但是中医使用中药,不是按成分用药,也不是按主要成分用药,而是按药物的性味用药。而每一种中药性味的保持可能和多种成分,甚至和全部成分有关,不同的加工炮制过程都会改变中药的作用性能。转基因中药到底改变了什么?其特性、毒性、气味发生了哪些改变?目前都是未知数。因此,为了中医用药安全,我们建议对“转基因中药”即使不加以禁止,也应该在其流入市场的时候,让其亮明“转基因中药”的身份,以便传统中医在临床实践中慢慢摸索,再用神农尝百草的献身精神进行新的研究。试问,“转基因西洋参”虽然可以超过萝卜的生长速度,长得比萝卜还粗大,但其作用还是原来的西洋参吗?

既然转基因食品上市的时候,欧洲国家和日本要求亮明其转基因身份,那么对于关系到亿万人民健康的中药转基因产品,其管理制度就应该更加谨慎、严格。

附件2:中国中医药报/2010 /9 /10

转基因中药来临,是喜是忧

        本报记者 张聪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食品日渐被大众熟知,转基因技术中药领域的应用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日前,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医研部主任曹东义在网上发表一篇题为《请“转基因中药”亮明身份》的文章,对转基因中药是否安全有效表示关切,引发网上关于转基因中药的讨论。转基因中药,究竟是喜还是忧?

    专家眼中的转基因中药

    吃转基因中药风险比转基因食品低得多。转基因过程中可以不破坏和影响控制中药有效成分的基因。

   当转基因中药还只是作为一个概念存在的时候,由于较早应用转基因技术的转基因食品在一些国家仍然得不到准入,学界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对人体和自然环境会造成伤害没有达成共识,再加上公众对“转基因”这一概念不甚了解,关于转基因中药对人体是否安全、药效是否受到影响的争论便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有人担心转了基因之后的中药毒性发生改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有人认为转基因中药会打乱中药的性味,影响中药疗效;也有人指出转基因药物和转基因食品异曲同工,都面临着生态安全的难题。那么,转基因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这两大重要指标能否经得起推敲呢?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中药研究所所长黄璐琦指出,首先,转基因转进去的是DNA 片段,外源基因和内源基因一样,均无直接毒性。中药自身的基因组非常庞大复杂,相对庞大的内源基因来说,转基因中药中外源基因的含量可以说微乎其微,因此,就像WHO 与美国 FDA 认为转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本身不会对人体产生直接毒害作用一样,中药的毒性并不会因为转基因发生不稳定变化。

    其次,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 45 个国家对60 余种转基因植物进行了超过 25000例田间生物安全试验和生产试验,对转基因食物安全性评价已进行了5000 多次,发生不良反应几率与传统食物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而且,转基因中药与转基因食品并不完全相同的是,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并不会有人把中药当饭吃,只有生病了才会对症服用,不管从药理上还是毒理上,不会存在一个毒性长期蓄积的过程,吃转基因中药的风险相对转基因食品还是要低得多。

    至于转基因中药是否会造成生态破坏,这种可能性同样低于转基因食品。中药的种植面积要远远小于粮食作物,即便将来转基因技术成熟,也未必会给所有中药都转基因。而且中药讲究一个道地性,药材对水土、气候、日照有严格要求,中药材的覆盖地域有限,出现“超级杂草”等生态危害的几率也较转基因食品小了不少。

   转基因中药相对转基因食品来说,另一个不能忽视的是它的有效性。即便它再安全无害,如果药效大打折扣,也就丧失了研究它的意义。中药作为一个复杂的化合物集合体,即便是不同的加工炮制都会对药效有影响,动这样一个牵动基因的“大手术”会影响它的性味归经吗?

“研究转基因中药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中药有效成分最大获取,从而利用有效成分制药,发展工业化生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医药在世界上的认可度。”黄璐琦认为,从技术层面来看,基因工程发展至今已经比较成熟,在转基因过程中完全可以做到不破坏和影响控制中药有效成分的基因。可以说,转基因中药符合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提出生产“安全、高效、质量稳定、可控”绿色中药材的要求。

转基因中药发展任重道远

距离真正走向市场还有很长的路。建议将来进入市场时标明“身份”。

   随着国内乃至全世界对中医药认可程度的提升,中药需求量越来越大,野生的中药药材资源已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而通过大面积人工栽培,虽成功将中药野生变家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药材需求的燃眉之急,久而久之,药物植株抗病性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却逐渐浮出水面,一些道地药材老产区病虫害一年比一年严重。

如何保护好中药材资源,对其采取行之有效的再生和修复措施,并保持药材自身药效和性能,已成为保障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中药资源可持续开发不容回避的关键问题。转基因中药的出现,可以说为解决以上问题逐渐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思路。

   “对转基因中药材的研究刚起步,从目前的情况看,还没有进入应用阶段,距离真正走向市场还有很长一段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魏建和介绍。

目前国内对转基因中药进行研究的研究机构并不多,且普遍停留在实验室初期。黄璐琦带领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鉴定与分子生药学实验室,自1997 年从事的“转 TMV CMV外壳蛋白基因抗病毒地黄”研究至今,获得了比较深厚的研究基础,处于这一领域的领跑地位。

黄璐琦介绍,以地黄作为切入点研究中药转基因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地黄是高度杂交合体,用种子繁殖不能保持稳定的产量和质量,生产上主要采用块根无性繁殖。与其他采用无性繁殖的农作物一样,品种退化问题是一直困扰产区多年的老问题。

 研究表明,地黄的退化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在地黄上普遍发现两种典型的病毒病症状,目前河南和山东地黄主产区的病毒病原主要有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两种,其中有些部分呈二者复合感染。由于病毒的系统侵染,使病毒遍布地黄整个植株,在进行无性繁殖的前提下,病毒在地黄体内世代相传,越积累越严重。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条件下,成功获得了两个转入 TMV CMV 外壳蛋白基因的地黄株系,对这两种病毒显示出良好的抗病毒性,为进行地黄抗病毒转基因育种打下基础。

 由此可见,转基因地黄确能有效减少农药、肥料等的使用,对于改善地黄的生长环境、减少土壤的污染等将起到积极作用,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专家指出,目前转基因中药意义主要有二:

  一是通过转基因提高中药植株的抗病毒、抗虫害、抗除草剂性能。在中药推广 GAP 规模化种植的大形势下,中药材的大面积种植出现病虫害的几率将大幅提升,目前已开展的研究主要围绕这一方向展开,针对广藿香、枸杞、巴戟天、枳壳、黄芪等中药材进行了转基因研究。此外,培育中药转基因新品种还可以实现药材的耐寒、耐热、耐旱和缩短生长期等诸多优势。

二是通过改良中药品种,提高有效药用成分的含量,减少有害成分的含量。虽然中药大多是复方,成份复杂,但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中药材中有效成分认识得也会越来越充分,完全可以通过转基因达到提高有效成分的目的。如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鉴定与分子生药学实验室的“Sm HMGR2 基因转化丹参毛状根丹参酮类含量增加”实验项目,就是通过提高基因 HMGR2 的含量,有效提高丹参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使四个丹参酮产量总共增加了1.76 2.58 倍。同理,一些中药材的有毒成分也可通过转基因减少。

    曹东义提醒,综合各方面情况看,对转基因中药的评价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因此,对待转基因中药应谨慎,需要加强监管,建议将来在其流入市场时标明“转基因中药”提示字样,以便中医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研究。

转基因植物泛指经过分子水平的基因改造或者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植物体基

因组中,由于修改或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遗传性状改变的植物体。所谓转基因中药,是将外源转基因技术应用在改良中药植株上,可以极大丰富中药资源、提高抗病性和抗逆性、提高中药有效成分含量,但也引发对转基因中药的安全性担忧—— 基因导入到中药植物的基因组中,经培养诱导分化出完整的植株,从而使中药材的性状发生可遗传的改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33

Trending Articles